锦鲤千变万化,但是自己喜欢的却一鱼难求。人生在世难得遇到一条自己有眼缘的鱼,本打算下半辈子做彼此的天使,但是因为各种“意外”,只能你在锅里,我在锅边边心碎边考虑是不是盐放多了。
就来盘点一下常见的那些锦鲤死法。
喂食过多
喂食过多是新手甚至是老手都会犯的错误。一把饲料下去,鱼儿吃的欢快,抢食抢的水花四溅。看着喜庆,再来一把,殊不知鱼一般不知节制,有时候肚子吃的圆的跟球一般也不会停止,更别说饲料那东西遇水会膨胀。所以欢快的吃完之后欢快的泛着白肚。有时候就算没事但是过饱容易导致鱼生病。所以切记切结,少吃多餐,适量为准。
“闹饥荒”饿死
生物圈优胜略汰是基本的准则,身体素质强的鱼会更有竞争力,更可以在喂食的时候抢到更多的食物,相对的,那些体质较弱,体型较小的鱼相比来说就不占什么优势了,更别说生病了的。所以你会发现你养的一群鱼里总有那么一两条一看就觉着好欺负的鱼。吃饭吃不到,还得游来游去,节食减肥人都撑不住别说是鱼了,所以最后逐渐被淘汰。
“雾霾”厉害,先死为敬
大北京的雾霾可以说是世界知名,众所周知那玩意儿致癌。对于鱼来说,也有两种雾霾要了亲命了,那就是氯气和氨气。不是所有人都是用鱼池来养鱼的,更多是不大的鱼缸来养。鱼吃喝拉撒全在水里,更别说剩下的饲料什么的。这些东西经过反应之后会增加水体中的氨含量,同样的还有自来水里面的氯气。这两样对于鱼来说不如直接往鱼缸里倒一瓶百草枯要来的痛快。人活着不容易,鱼也活的不容易。
“心痛的”难以呼吸
水里的氧气,用肉眼是看不见的。氧气够不够,只能看鱼鱼的表现。缸里面的氧气是一定的,鱼多了氧气就会减少,氧气减少了,鱼呼吸困难,很容易缺氧而死。如果大部分鱼都开始在水面游(专业词叫“浮头”),就表示缺氧了。这个时候就应该及时补充氧气。
“生活”太刺激而死
在换水的时候水的温度把握不好,忽冷忽热对于人来说也就那么回事,但是对于鱼来说可不是一件好的事情。更换的水和鱼缸内的水温温差不要超过1度。同时更换的水和鱼缸中的水尽量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保证不必要的意外产生。
养主太挫,跳缸自尽
鱼跳缸这事简直是噩梦。本来好好的,前脚离开后脚发现在地上已僵硬。而且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发现的时候大多数都没得救了,就算是还能救过来也是元气大伤,所以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省的后悔一辈子。